搜索"中国古代经济"找到的小说 (P1)
都城不仅是国家的政治中心,往往还是经济和文化中心。我国自夏商以来曾存在许多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都城。本书扼要介绍秦统一前早期的都城;秦统一后历代王朝的五大都城;分裂时期和边疆民族政权的都城、陪都;都城的...
《郎咸平说:谁在谋杀中国经济》 / 郎咸平 / 政治
...问题一针见血,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。从3.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;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;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,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...
《中国古代考试制度》 / 郭齐家 / 科普
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创始于隋,形成于唐,完备于宋,强化于明,至清趋向衰落。历经1300余年,对中国封建社会中、后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。
《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》 / 张守军 / 科普
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,中国古代赋税和劳役也产生了。作为国家政治、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内容,赋税和劳役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,并随着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。
《中国古代服饰》 / 戴钦祥 陆钦 李亚麟 / 科普
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,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。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服饰在不断地发展、演变,从中反映出各历史时期政治、经济、民族、文化等的丰富社会内涵,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水平。从某种意思...
《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》 / 朱筱新 / 科普
中国历来被称为“礼义之邦”。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。古代所谓礼仪,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,诸如政治体制、朝廷法典、天地鬼神祭祀、水旱灾害祈禳、学校科举、军队征战、行政区域划分、房舍...
...是我国书绘符号和文字的工具和材料。没有它们,就没有中国古代繁荣的经济、发达的文化和国家的强大。本书分别介绍了笔、墨、纸、砚的起源、发展、类型和制作,并通过一些吟咏诗文,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。写得深入浅...
《中国通史·从上古传说到1949》 / 邓广铭 田余庆 戴逸 / 中国
《中国通史·从上古传说到1949》的内容源自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中国历史》,由26位研究中国各断代史的权威专家学者合力撰写,时限起自传说时期,截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。基本反映了中国自古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...
中国古代不乏声名远扬的大旅行家。汉代的张骞出使过西域,晋朝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都去过佛教圣地印度,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,但这些人要么是奉帝王之命出行,要么是为了宗教信仰求取真经,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地...
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9·五代十国》 / 司马光 柏杨 / 中国
...版资治通鉴》第九缉《五代十国》。《资治通鉴》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、政治、经济、人物性格的缩影,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、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,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、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。柏杨耗时十年(1983-...
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5·乱世烽烟》 / 司马光 柏杨 / 中国
...版资治通鉴》第五缉《乱世烽烟》。《资治通鉴》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、政治、经济、人物性格的缩影,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、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,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、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。柏杨耗时十年(1983-...
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4·南北分立》 / 司马光 柏杨 / 中国
...版资治通鉴》第四缉《南北分立》。《资治通鉴》涵盖了中国1362年文化、政治、经济、人物性格的缩影,是一部足以了解中国政治运作、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,也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、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。柏杨耗时十年(1983-...
(第1/3页)
推荐阅读